何謂中藥足浴
中藥足浴是足療諸法中的一種,也同屬中醫(yī)外治法。是以保健為目的,中醫(yī)理論為指導,運用中藥散劑或中藥煎出液均勻混合后,使用一定器械,在特定溫度下泡浴雙足,從而達到改善體質、調理身體、治療疾病的中醫(yī)保健技術。
中藥足浴的洗浴要求
將濃縮的藥液倒入足浴盆中,加適量的水,能浸泡至踝關節(jié)上10cm左右為度.溫度要求38~45℃,特殊情況可選擇與之相應的溫度.浸泡洗浴時間30分鐘左右.洗后用干毛巾擦凈并包裹雙足,宜飲適量溫開水.
中藥足浴的作用
調整血壓 :中醫(yī)學認為,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,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,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,踝關節(jié)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。足浴能刺激足部穴位,促進血脈運行,調理臟腑,從而達到強身健體、祛除病邪、降壓療疾的目的。
改善血液循環(huán):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水的溫熱作用,可擴張足部血管,增高皮膚溫度,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。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。醫(yī)學典籍記載:“人之有腳,猶似樹之有根,樹枯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。”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,足浴是一個極好的方法。
促進新陳代謝: 足浴可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,由于血液循環(huán)量的增加,從而調節(jié)各內分泌的機能,促使各內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,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,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素,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。
消除疲勞: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勞,古人從實踐中早已總結出熱水足浴來消除疲勞。
改善睡眠:足浴可通過促進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環(huán),加速血流,,驅散足底沉積物和消除體內的疲勞物質,消除疲勞使人處于休息狀態(tài)從而改善睡眠。
養(yǎng)生美容:另足浴還具有養(yǎng)生美容,養(yǎng)腦護腦,活血通絡等一系列保健作用。
增加抵抗力:人體踝部以下有60個穴位。足浴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,可起到促進氣血運行,溫熙臟腑,增加人體抵抗力作用。
哪種情況不適合中藥足浴
盡管中藥足浴足簡便易行,無副作用,但也并非對任何人都適合。
1.妊娠及月經期的婦女不宜進行足浴。
2.各種嚴重出血病或局部受傷在二十四小時以內的患者不宜進行足浴。
3.惡性腫瘤、腎衰竭、心力衰竭、敗血癥等各種危重病患者不宜進行足浴。
4.急性傳染病、外科急癥或中毒的患者不宜進行足浴。
5.正處于大怒、大喜、大悲之中的人不宜進行足浴。
6.身體過度疲勞,精神緊張或有精神疾患的人士不宜進行足浴。
7.飯前、飯后三十分鐘以內或過饑、過飽以及醉酒后的人士不宜進行足浴。
8.足部患開放性軟組織損傷、嚴重感染以及較重靜脈曲張者不宜進行足浴。
9.屬特異體質的人士足浴可能出現過敏反應,應立即停止足浴。
10.在浴足過程中,由于足部血管受熱擴張,可能會出現頭暈等現象,若出現這類現象時,應暫停足浴,平臥休息,待癥狀消失后再進行足浴。
我院中藥足浴液簡介
抗疲勞足浴液
功效:益氣通絡,消除疲勞
適應癥:平素勞累過度,乏力,倦怠少氣,面色微黃,易感寒,多兼有過敏體質,舌質淡紅,苔薄白,脈細.
行氣活血足浴液
功效:行氣止痛,活血化瘀.
適應癥:血瘀體質,如面色晦暗,皮膚偏暗或有色素沉著,容易出現瘀斑,易患疼痛,紅絲攀睛,肌膚干或甲錯,女性多見痛經、閉經、或經色素紫黑有塊,心煩、急躁,健忘時作,舌暗,脈澀.
祛風除濕足浴液
功效:溫中散寒,祛風除濕。
適應癥:痰濕體質,如形體肥胖,面部油脂多,胸悶身重,口黏痰多。面色淡黃面暗,眼胞微浮,容易困倦,身重不爽,性格溫和穩(wěn)重,舌苔白膩,脈滑。
消痛足浴液
功效:疏風通絡,行氣止痛.
適應癥:各類痛風,對慢性痛風、關節(jié)變形和疼痛者尤為適宜。
安眠足浴液
功效:寧心安神,鎮(zhèn)靜催眠。
適應癥:各類失眠。
腳氣一洗靈
功效:清熱燥濕,祛風殺蟲。
適應癥:手足癬(腳氣)。
溫陽驅寒足浴液
功效:溫陽驅寒,祛風除濕
適應癥:陽虛體質,如形體肥胖,畏寒怕冷,手足不溫, 喜熱飲食,精神不振,睡眠偏多,性格多沉靜內向,面色白,目胞灰暗,毛發(fā)易脫,易出汗,大便多溏,